校本研训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培养孩子需“慢”下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8000亿元的规模,1.37亿人次学生,在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众多家长的“慷慨”——近六成受访家长愿意拿出一半以上的家庭收入用于课外辅导。

  “慷慨”折射的是焦虑。这种焦虑一定程度上来自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单一考试评价制度等客观现实,但也有家长的功利心、虚荣心和依赖心作祟。知识经济时代,求学、求职竞争愈发激烈,家长被“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裹胁着,急于让孩子学特长、考高分、上名校,却忽略了成长的规律、教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有谁见过马拉松运动员上场就抢跑甚至冲刺的吗?没有。道理很简单——马拉松拼的不是短程爆发力,而是恒心、耐力和体力,绝不会在起跑线上定输赢。

  成长、成才、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基础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阶段,尤其小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这时候的教育一定急不得,需要“慢”下来。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我们了解儿童的学习、成长规律提供了依据。他认为,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有别于成人,应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所以,如果家长一味让孩子超前、超量学习,无异于揠苗助长。这当中产生的压力、挫折,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与此同时,教育还要考虑到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观察力强,有的记忆力好;有的爱动,有的喜静;有的善于理性思维,有的长于形象思维。家长作为最了解自己孩子个性、特长和禀赋的人,如果总拿“没精力陪伴,没能力辅导”当借口,盲目跟风把孩子送到辅导班,无疑是在推卸责任。因为再好的辅导班也无法代替家庭教育和父母陪伴,无法代替自由玩耍和亲近自然。

  基础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起点,应该覆盖儿童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既要保证儿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学习能力,也要使他们懂得基本伦理道德、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成长需要时间。我们要像对待禾苗一样对待孩子,让稚嫩的心智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自然成长。


作者:柴如瑾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