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荟萃

助推留学回国潮期待“春晖”再进阶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在312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教育改革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面对记者怎么看待留学回国潮的问题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称“有潮就有动力,有潮就有风景”,表示期待回国潮来得更猛烈一些。陈部长还就教育部所做的几项主要留学工作,回答了回国潮形成的动力:体系化服务,人才为重点,平台做依托,项目来牵引。而“春晖计划”就是教育部重要的牵引项目之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晖计划”用国人家喻户晓的《游子吟》诗篇中的“春晖”两个字,寄托了留学的游子与家国之间的深厚情感,作为支持在外留学人员服务国家项目的名称,可谓贴切传神。让人欣慰的是,从1996年设立、1997年正式实施至今,教育部通过“春晖计划”累计立项2000余项,资助大批博士以上在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 

  2006年,教育部又会同科技部设立“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这个同样以“春晖”命名的项目,也受到留学人员和国内的极大欢迎。仅中共十八大以来,“春晖杯”大赛就累计吸引400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报名参与,遴选入围项目近千个。可见“春晖”动力不一般。 

  面对如今一年数量就逾40万的留学人员回国潮,特别是国家各项事业加速发展对高端人才的渴望,“春晖计划”和“春晖杯”在海外人才工作中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深思。 

  理念一:用情

  留学和人才工作圈比较熟稔的说法之一,叫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比较起来,对出国留学者来说,感情留人对他们更重要,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深厚的家国情怀,这在留学知识分子身上更加突出。正因为此,国家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在“来去自由”四个字上,可谓充满信任,饱含深情。 

  这种感情在“春晖计划”的字面上,更在项目中。为了支持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教育部以国家最迫切需要和留学人员最大关切作为结合点开展项目,瞄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开展活动。比如,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实施的“留法学者支持西部建设项目”,针对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发展问题实施的“留学人员为辽宁大中企业技术改造服务项目”,为培养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能以工程方式解决复杂金融问题高级人才而实施的“培养金融工程博士项目”等,这些项目一经实施,很快就在留学人员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激发出在外留学人员的爱国热情。 

  这种感情信任与支持是“春晖计划”的精髓,甚至牵动了国家文物部门的神经。国家博物馆在了解到留法学者支持西部建设项目后,决定把参加项目的留法学人的一些书信,和周恩来、邓小平等近代留法勤工俭学的一代留法学人的历史档案一起收录和展览。 

  这种用情的感情还层层传递,传递至国内参与“春晖计划”合作项目的机构和人群。吉林省于2010年开始实施“春晖计划”,现已获得批准的项目有105项,获得合作科研资助启动经费229万元,参与院校9所。长春大学从2010年至2016年,共有38人获“春晖计划”合作项目立项。学校认为,“春晖计划”项目让该校青年教师有机会站在国际科研合作的平台上,参与国际前沿的科研课题,同时“春晖计划”已经成为青年教师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 

  “情系母子”,正是“春晖计划”牵起了国家和留学人员之间的感情线。 

  理念二:柔性

  从项目设立到项目开展、完成,“春晖计划”充分尊重留学人员的时间安排、专业特长,并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发展愿望。正因如此,“春晖计划”受到了留学人员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作为留学工作、人才工作的重要一环,组织在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牵扯面广,难度指数高,需要更精密的设计、更认真地实施,以及更柔性的管理服务。 

  如果把留学人员的“选、派、管、回、用”看作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支持在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这一段,本身就连接了多个环节。而且,虽然它的风景不像出国热、回国潮那样令人瞩目,它经常只是体现在行程中,表面不受大众关注,但却需要更加柔性的管理和服务技巧,因为它对应着出国、求学、回国,更深刻影响着留学生的爱国、思乡的情怀和为国、报国的行动。 

  这样一个操作性要求很高的计划,在国内各部门、各地方及单位,国外使领馆、留学人员中间执行下来,长期合作,环环相扣,互为依托。柔性而科学的管理服务起了关键作用,共同体现了国家对留学人员的高度信任,留学人员对国家和国内合作事项的高度责任。 

  理念三:创新

  对于一个已经持续了20年的海外人才支持计划,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活力和吸引力。“春晖计划”和“春晖杯”的创新点多,创新变化也多。它是较早把国内高校和国外院校科研单位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上用机制化的办法紧密连在一起的先行者,又是把项目、人才、平台、机制贯穿一体的特殊项目创新者,它还随着留学人员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出新的项目。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逐步深入,“双创”受到举国上下普遍重视,而早在10多年前,国际上逐渐热络、国内刚有苗头之时,教育部就会同科技部推出了“春晖杯”大赛。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对大批高端国际人才的新需求,教育部在已经将“春晖杯”大赛纳入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的基础上,又与各有关方面共同推动举办首届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拓展这种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的内涵。 

  事物总有两面性。发展越快,挑战越多。对迅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对留学人员的期待只会更加迫切。同时,尽管“春晖计划”和“春晖杯”等有效措施在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和为国服务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面对新的形势,要求有新的创新和发展。 

  还以留学人员回国潮为例,尽管每年的回国人数不断创新高,但高端人才仍有大批有待回国或在外发挥更大作用。据相关机构分析,在工程、科学等领域,中国在外高端知识分子仍有87%流失。同时,优秀青年学子随时都有在国际人才市场被抢夺的可能性。而发展中的中国,又是如此需要这些宝贵人才。 

  可喜的是,我们有“春晖计划”和“春晖杯”的经验和成绩。据教育部最新公布数据,2016年,当年留学回国人数达43.25万人,其中高端人才越来越多也是事实。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密切配合中组部推进“千人计划”在高校和教育战线的落地,全国高校通过“千人计划”引进人才2003人。而在这些高端人才中,有不少人都曾参与过“春晖计划”项目。 

  因此,“春晖计划”也好,“春晖杯”也好,还需要再上台阶,产生更大的动力,展现更好的风景。相信这是国家和留学人员的期待,也是这个伟大时代的期待。 

 

 

作者:作者:王焕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5日